n124277

尼日尔抢夺中企油田后自食恶果:全国大规模停电,石油产业瘫痪。 军政府行动引发石

尼日尔抢夺中企油田后自食恶果:全国大规模停电,石油产业瘫痪。 军政府行动引发石油危机这个事儿,得从头说起。尼日尔本来就是非洲最穷的国家之一,靠出口铀矿和石油维持经济,中国企业从2003年开始在那投资,累计砸了46亿美元,建了阿加德姆油田、津德尔炼油厂,还有连接到贝宁的2000公里输油管道,帮他们从零搞起完整的石油体系。 之前尼日尔没啥石油工业,全靠进口燃料,现在日产9万桶油,贡献了GDP的10%和税收的12.5%,还带动了数万本地就业。 2024年,军政府缺钱,向中石油借了4亿美元预付款,用来出口原油,利息7%,约定12个月还清。但到期后,他们拖着不还,还指责中方薪资不公,外籍员工月薪高到8678美元,本地同岗位才1200美元,差距太大,违反劳工法。 另外税务问题也提出来了,说中企漏税。2025年3月13日,奇亚尼签署三份政令,直接要求中石油驻尼公司总经理、津德尔炼油厂总经理和西非石油管道公司总经理三名中国高管48小时内离境,还冻结炼油厂账户,吊销中资阳光国际酒店执照,说酒店歧视性经营。 军政府宣称这是保护国家利益,推动本地化就业,但实际是想赖账和抢资产。他们以为赶走高管就能自己管油田,谁知技术门槛高,中国建的系统复杂,设备维护需要专业知识,本地工程师接不上手。 结果炼油厂产能掉70%,15%的油井停产,日产量腰斩到4.5万桶。外汇收入每月少1.8亿美元,政府连公务员工资都发不出来。 燃油进口中断,尼亚美加油站油价黑市涨300%,全国电力供应靠石油发电,一断油就大规模停电,医院没法做手术,工厂生产线停摆,民众生活乱套。 5月,军政府又下令减少中国油田工人人数,要求所有中资石油天然气员工5月31日前撤离,否则法律后果自负。这下子更糟,管道关闭,出口停滞,经济倒退十年。 西方专家试着帮忙,美国团队说系统太复杂,德国人说必须中方参与才能修。军政府想找俄罗斯替换,但俄方技术标准不兼容,瓦格纳集团只管军事,没石油经验。 中国反制也来了,海牙法庭冻结尼日尔原油账户,每天亏400万美元;商务部启动仲裁,索赔15亿美元违约;还和贝宁合作建备用管道,威胁尼日尔90%的出口通道。 整个危机从3月闹到6月,尼日尔外长不得不低头,在中非合作论坛上承认错误,同意分成升到30%,允许中方技术监管。 这事儿暴露了非洲资源国的问题,技术主权不是抢来的,得靠积累和合作,不然自毁前程。尼日尔军政府看似强硬,实际是短视,欠债不还还抢资产,导致产业链断裂,民众遭罪。 全球化时代,契约精神丢了,经济就崩盘。中国在非洲投资帮了不少国家,但也得防这种忘恩负义的把戏。 奇亚尼掌权后推动本土化没错,但方式太粗暴,忽略了技术传承需要时间,结果石油产业瘫痪,外汇蒸发,社会动荡。